黃維院士柔性傳感科研助力國防軍工新突破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當習近平總書記以鏗鏘之聲強調“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當45個方(梯)隊以鋼鐵般的雄姿走過長安街,當8萬羽和平鴿振翅高飛、8萬只氣球騰空而起,我的眼眶數次濕潤,心緒澎湃潮涌。作為一名留學歸國的科技工作者,我深刻領悟到,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更是新時代留學報國者的精神燈塔。而傳承這一精神,就是要以科技自立自強之筆,特別是在國防軍工關鍵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續寫“強國有我”的報國篇章。
一、歷史的回響:從“血肉長城”到“科技長城”,偉大抗戰精神是跨越時空的力量源泉
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艱苦卓絕的偉大戰爭……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14年浴血奮戰,3500多萬同胞傷亡,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筑起抵御外侮的鋼鐵長城。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積貧積弱的中國在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時依然屹立不倒?答案就隱含在總書記精辟總結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之中。這種精神,體現在楊靖宇將軍胃中僅有棉絮草根卻仍堅持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決絕,彰顯于閻寶航同志不顧生死傳遞情報的赤膽忠心,更凝聚在千千萬萬普通民眾毀家紓難、共赴國難的偉大擔當之中。
今日中國,早已告別“鋼少氣多”的艱難,但“氣多”的精神內核從未改變。當我在閱兵式上看到新型戰略導彈、無人智能裝備、高超聲速武器等“國之重器”首次亮相,看到軍事航天、網絡空間等新型作戰力量昂首向前,更深切體會到,新時代的“科技長城”正是對偉大抗戰精神最生動的傳承——當年,前輩們用血肉守護國土;今天,我們要用科技筑牢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基石,特別是要在國防軍工關鍵領域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確保“國之重器”不受制于人。
二、時代的召喚:從“留學報國”到“科技攻堅”,柔性電子助力國防軍工新突破
回想當年,錢學森、鄧稼先等前輩毅然放棄國外的優渥條件和生活待遇,毅然決然選擇歸國服務,以“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今天,我們這一代歸國留學人員更應傳承接力,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勇敢扛起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本世紀初,我回國后帶領團隊深入探索先進材料與柔性電子的“無人區”,專注于“有機電子”“印刷電子”“生物電子”等前沿領域,著力攻克柔性電子在國防軍工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柔性電子領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材料交叉融合的前沿方向,是科學技術前沿的底層技術、根部技術,更是國防軍工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基礎,同時正在孕育有望實現超高產業附加值為核心特征的柔性電子未來產業。
長期以來,高端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技術被國外壟斷,我國在航空航天裝備的柔性傳感器、單兵系統的柔性顯示終端、智能防護裝備的柔性能源模塊等關鍵環節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國防裝備的自主可控與性能提升。然而近年來,我們接連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創新性的成果,如柔性鈣鈦礦太陽電池、柔性智能傳感器和柔性電子皮膚等,不僅推動我國柔性電子學科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領域達到了“領跑”的水平,更為國防裝備升級與新質戰斗力的生成提供了直接服務。我深刻認識到,留學報國的真諦在于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求,以“十年磨一劍”的堅韌突破“卡脖子”技術,用創新成果助力國家戰略安全,鑄就新質戰斗力。
正如總書記所言:“新時代新征程,全國各族人民要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對我們科技工作者而言,“踔厲奮發”意味著精準鎖定國防軍工的“痛點”,“勇毅前行”則是甘于寂寞、勇于探索無人區,讓柔性電子技術成為國防現代化的“硬核支撐”。
三、未來的使命:從“勝利80年”到“復興新征程”,以“科技自立”護航“強國強軍”
留學報國者的使命不僅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更在于“為民族復興筑牢科技根基”。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某些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敵意的國家大肆推行技術封鎖與“脫鉤斷鏈”策略,企圖遏制我國高端制造業與國防科技的進步。柔性電子作為“下一代電子技術”的核心領域和未來產業的增長極,已成為大國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各主要發達經濟體和快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都在搶先布局。
作為一名留學歸國的科技工作者,我始終銘記于心:愛國是基本操守,報國是莊嚴責任,創新是神圣使命。未來,我將繼續帶領先進材料與柔性電子團隊深耕柔性電子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推動柔性電子技術與人工智能、腦機接口深度融合,研發智能可穿戴作戰輔助系統,全面提升士兵環境感知、決策響應與協同作戰能力。同時,還要加強與航空航天、兵器工業、公共安全等國防軍工單位的協同創新,針對高超聲速飛行器熱防護、深海裝備柔性傳感等極端環境需求,突破耐高溫柔性材料、抗高壓柔性封裝等關鍵技術瓶頸,為“國之重器”提供更可靠的柔性電子系統解決方案。
讓我們以偉大的抗戰精神為風帆,以高端先進材料和柔性電子技術的突破為雙槳,在國防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的“無人區”中勇攀科技高峰。用切實的業績告慰先烈英靈,回報祖國養育之恩,為構筑更為堅固的“科技長城”、捍衛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傾注我們的全部力量!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pH傳感器 2025/9/5